1930年夏,工农红军经过3年游击战争,迅速发展壮大。10月,蒋介石抽调兵力,组织对苏区的大规模“围剿”,并将重点置于中央苏区。12月上旬,蒋介石到南昌亲自组织对中央苏区的“围剿”。16日,“围剿”军开始向苏区中心区大举进攻。张辉瓒率第18师师部及2个旅,于29日由东固孤军冒进龙冈。30日,红一方面军趁该师于运动中,突然发起猛攻,将其全歼,毙伤俘敌近万人,俘张辉瓒。红一军乘胜追击,于1931年1月3日在东韶地区再歼第50师(师长谭道源)1个多旅。至此,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的第一次“围剿”被粉碎。此役是红军由以游击战为主向以运动战为主转变的第一个战役。
冬-翌年秋,中央革命根据地军民在毛泽东、朱德指挥下,连续粉碎国民党军的三次军事“围剿”,巩固和扩大了根据地。鄂豫皖、湘鄂西等革命根据地也相继取得反“围剿”斗争的胜利。至1932年春前后,各革命根据地共歼敌20余万人,主力红军发展到约15万人。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九一八事变”,开始大举侵占中国东北。东北各阶层人民和爱国官兵纷纷组织抗日义勇军等各种形式的抗日队伍。中国共产党在抗日义勇军中积极开展工作,并组织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
从1932年起,党先后组织了由汉、满、朝鲜、蒙古、回等民族爱国志士参加的10余支抗日游击队,逐渐成为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主力,并发展为东北人民革命军、东北抗日同盟军等武装。
九一八事变标志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