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设置


发布者:发布时间:2025年02月12日 11:09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一)课程性质

《大学体育》课程是学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为了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增强大学生的体质提高大学生在“五维体育观”要求下的健康理念和思想道德教育,课程以体育运动项目为主要载体,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注重心理与社会适应能力的锻炼;在“健康第一”教学思想指导下,通过身体练习和情感体验达到增进健康,促进大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统一,实现身心全面发展的课程。

(二)课程作用

1、根据本科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体育课的教学锻炼,促进学生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发展,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增强对自然环境和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2、通过课程学习,提高学生对体育重要性的认识,掌握体育基本理论知识和卫生知识,学会基本技术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锻炼身体和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

3、通过体育与课程思政融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竞争、创新、合作意识和应变能力,以及自立自强、坚毅勇敢、顽强拼搏和开拓进取的精神;培养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和文明行为,使学生建立健康的审美观念,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

、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大学体育》课程由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和体育保健课三部分内容组成。

(一)公共必修课包括普通体育课和专项体育课

1普通体育课:为本科一年级学生开设,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主要任务。教学内容包括实用健康体育理论,身体素质练习、球类、韵律操、武术(蔡李佛拳)等特色运动项目。目的是使学生身体得到全面锻炼,为选项课打下基础。

2专项体育课为本科二年级学生开设,学生根据自己的条件、兴趣和爱好进行选择。学生通过体育项课程的学习,熟练掌握两项以上体育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术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项课共开设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棒球、匹克球、武术、跆拳道、健美操、排舞、体育舞蹈、健身健美14门课程

(二)公共选修课

面向二、三、四年级学生开设,开设的项目以学生普遍喜爱的项目为主,结合学校的实际条件而定,主要培养学生独立锻炼的能力,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选修课共开设体育艺术概论大型体育赛事媒体服务体育赛事鉴赏、体育裁判法与竞赛规则、匹克球技术与实战乒乓球技术与实战、羽毛球技术与实战自卫防身术运动与健康现代科学体能训练健身篮球健身健美、瑜伽、休闲休育与养生、定向越野与野外拓展训练15门课程

(三)体育保健课

康复、保健体育课是为少部分身体残疾或患有某种慢性疾病,不能参加剧烈体育活动的学生开设的一门以指导康复、保健为主要目的体育课程。目的使这部分学生通过医疗保健,有针对性的参加体育活动,来增强他们的体质,使其早日康复。

为实现本校体育课程目标,大学体育课程采用课堂体育教学与课外健康跑、课外阳光体育活动有机结合,把课外体育锻炼和运动队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管理,形成课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以满足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树立“终身体育”理念,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运动实践教学中注意渗透相关理论知识,并运用开放式、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式和现代教学手段,扩大体育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拓展体育课程的时间和空间。